电子商务、民宿管家……乡村振兴点亮职业新赛道

2024-06-08 05:19:28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图为“抖阴在线免费 人情酒席少了,发展的心齐了。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相关新职业的兴起,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会有更多相关新职业、新业态涌现,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

  “乡村新职业是就业新亮点,对于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晓君,担任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据她介绍,目前已开发了13个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新职业,包括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民宿管家,还有让农事信息全部实现网上监管的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操控无人机完成农林巡视工作的无人机驾驶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乡村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农业经理人等。

  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折射出乡村新业态的繁荣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农机修理赛项选手在比赛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摄

  金牌“农机医生”越来越抢手

  老家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00后王胜勇,一直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务农时的情景。他最喜欢坐在拖拉机的后斗里,听着“突突突”的轰鸣声响彻田野。然而拖拉机经常出故障,一不小心就压坏地里的麦子,父母经常为此急得满头大汗。那时的他就在想,长大后一定要把这些机器弄懂。

  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发芽抽枝。作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学生的王胜勇,在5月上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大赛”)上,夺得农机修理学生组金牌。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大赛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展技能风采、促乡村振兴”为主题,来自全国的701位选手在砌筑、农机修理、电子商务等11个比赛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

  开赛前3天,王胜勇在教练的指导下接受了一次严格的模拟测试。“当时老师设置了25个故障,我需要在短时间内,一边进行故障排查,一边更换坏了的零件。我只用了15分钟,成功排查出25个故障,并完成收割机启动。”王胜勇说。

  真正到了比赛时,面对平时十分熟悉的拖拉机和收割机,王胜勇还是感到有几分紧张。比赛有两个类别,只能有一次操作机会,且题量非常大。上场后,王胜勇冷静判断,认真排查每一个问题,沉着处理每一处故障,最终从3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38岁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队参赛队员郭健获得农机修理项目职工组银奖,她是农机修理赛项唯一的女选手。作为新疆石河子技术职业学院的教师,她与农机打了16年交道,长期从事农机专业教学、农机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等一线教学工作。

  比赛中,选手们要对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排除与技术维护,考核要点都来自实际生产实践,对于日常农机设备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

  “通过这次比赛,我的农机修理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我要继续做好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优秀的‘农机医生’。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专业技术基础。”郭健说。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人才缺口预测将达44万人。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年平均利润率不足5%,导致农机装备产业无法吸引高端人才。目前很多农田使用的农用大型机械,马力都在300匹以上。这些机械技术含量高,农机修理人才非常匮乏。

  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双侠介绍,新疆农田作业面积大,智能农机应用范围广泛,目前新疆很多地区机械化程度已达90%。由于新疆地广人稀,有时农民为了修理一台农机,要跑很远的路去农机销售公司找售后服务人员。

  据了解,过去许多本科院校都设有农机装备相关专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机专业几乎全部撤掉了。2015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设置了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农业电气化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等相关专业。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崔成成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机修理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很多企业在搞售后服务并培训员工。很多高职院校看到市场需求,纷纷开设农机修理专业。

  “重庆一些地市州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很多小马力的农机被广泛运用,农机修理人才非常抢手。”崔成成所在学校的农机修理专业,招生数量最少时只有几个人,2023年招收学生近30人,今年计划招生人数近60人。

  张双侠介绍,目前,农机修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用“火爆”二字来形容。学生看到需求量大,参与报考的人数直线上升。

  “农机修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国家和行业发展同频共振,捕捉到成长成才的人生机遇。”张双侠说。

  黑龙江省宝清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李海迪是砌筑赛项中唯一的女选手。姚晶权/摄

  高学历也能当好“泥瓦匠”

  “谁说高学历的人眼高手低?谁说高学历就不能掌握泥瓦匠的技能?学历教育带给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储备,让我对砌筑的识图、放样感到很轻松,但切割和砌筑是短板。分析好优势和劣势,就能扬长避短。”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盛新旭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大赛上,参加砌筑赛项职工组的比赛。

  202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盛新旭进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教师,讲授建筑施工技术相关内容。此前他从未想过会作为选手参加比赛。2023年9月,天津市承办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缘巧合下,他首次站上砌筑国赛舞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过招。那次参赛让他深刻认识到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性。

  “我观察到,有选手在比赛中会计算自己的转身时间,右手拿铲,左手拿砖,向右半部分转身,每次转身会节省一秒,这一面墙几百块砖可以节省出几百秒,这样就能争取到几分钟时间。这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技术细节,在书本上很难学到,也是我所欠缺的硬功夫。”谈及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大赛的经历,盛新旭感到收获丰厚。

  他说,比赛的宝贵之处在于为他架起了专业与产业结合的桥梁,让他更有目标和方法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导向下,营造“技能吃香”的氛围,引导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长春科技学院教师赵蒙蒙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她参加的是养老护理职工组比赛,在她看来,参赛是对自己的挑战,“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提升职业技能水平,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

  历经两天、6个比赛模块的激烈比拼,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教师何平在电子商务赛项中获得职工组铜牌。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何平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也更加深入地掌握电商平台的运营规则、营销策略,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客户体验,“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平时不能光动嘴,还要积极投身于教研和技能竞赛中,以赛促教。”她说。

  在电子商务赛项中,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黄丹通过手机直播,神采飞扬地推介当地名特优产品。

  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黄丹,多次参与助力乡村振兴的直播带货工作。“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打磨专业能力,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的农副产品以及风土人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黄丹说。

  四川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教研室讲师、机械工程师邵新忠参加了农机修理职工组比赛。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邵新忠毕业于西华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平时讲授汽车机电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课程。在这次大赛中,邵新忠没有取得理想的名次。他认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拥有较高学历和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少到基层锻炼的经历,在比赛中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比赛结束后,在学校的支持下,邵新忠去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学校把我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给了我一次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是对我成长的鞭策和鼓励。我会增强农机修理实操经验,迅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邵新忠说。

  砌筑项目裁判长周果林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时表示,高学历选手参加大赛,具有一种难得的示范效应。砌筑作为建筑项目,在很多人眼中代表着辛苦和劳累,但其实很多岗位对人才综合素养和技能的要求非常高。比如一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砌筑作品图案很复杂,对高级技师的需求量很大。

  “通过比赛,高学历人才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回去播撒下一片热爱的种子,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人才,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周果林说。

云南技师学院学生锁成玉在电子商务赛项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新职业带来大舞台

  最近,云南技师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学生锁成玉成了校园里的“明星”,她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大赛上获得电子商务赛项学生组的金牌,21岁的她,为云南省在全国乡村振兴大赛上摘得首枚金牌。

  2021年,锁成玉从云南省昭通市乌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来到云南技师学院就读。“来这个学校之前,我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叛逆小孩。”锁成玉说。

  锁成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上,青年教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赛项冠军郑棋元,饱含激情地讲述了他的奋斗经历。锁成玉被郑老师的工匠精神打动,“技能报国”的种子在那一刻开始生根发芽,她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锁成玉就读专业并非电子商务,而是数字媒体专业。入校后,她在老师指导下创办了摄影社团并担任副社长,学习拍摄与剪辑技术,自己写脚本,开始运营直播账号。

  “深入学习电子商务相关技能后,我开始找机会把家乡农特产品,比如远近闻名的昭通苹果,通过互联网直播销售到全国。”锁成玉信心满满地说。

  电子商务项目裁判长助理时应峰表示,该赛项是模拟真实场景设计,选手利用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扮演卖家角色,运用视觉营销、直播营销等多元化手段来提升店铺运营成效。

  随着互联网技术革新和消费者需求多元化,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艾瑞咨询测算,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4.9万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5.2%。时应峰介绍,近年来,直播电商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一些电子商务相关的新职业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如直播销售员、直播内容运营师、直播场控运营师、直播品控师、直播客服等。

  锁成玉的指导教练之一、云南技师学院教师王秋玲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锁成玉的成功得益于校企合作,学院日常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锁成玉的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和综合能力比较强,这正是她能够获得金牌的原因。

  “技能改变人生,新职业给了学生更大的舞台和更好的未来。”王秋玲说。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相关新职业的兴起,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会有更多相关新职业、新业态涌现,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欢】

下载中国新闻网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