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传媒黄色

2024-05-30 13:10:39 来源:凤凰新闻网
心相近|元首外交的丰硕成果“正惠及两国人民” 《花季传媒黄色》中国新冠疫苗储藏和运输保存的环境均在零上2-8度,即便运输条件稍差,疫苗也能保证质量和效果。《花季传媒黄色》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一定能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看到新华社记者手中的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中国学生们的照片,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总统奥比昂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时我们宣布捐建这所小学,是想表达我们对中国的情谊,还有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在访华前夕,奥比昂总统在总统府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深情回忆起2015年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我同习近平主席就两国合作深入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正惠及两国人民。”

  奥比昂总统表示,中国是赤道几内亚的真诚朋友和可靠伙伴,习近平主席一系列重大倡议推动非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5月2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举行会谈。

  友谊的种子播在心田里

  中国和赤道几内亚建交已逾半个世纪,传统友谊深厚。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同来访的奥比昂总统决定,将中赤几关系提升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那次访华期间,怀着对中国人民兄弟般的情谊,奥比昂总统宣布赤道几内亚将在中国云南省金平县捐建一所学校。

  “2016年工程完工后,孩子们拥有了5层宽敞明亮的教室,曾是泥巴地的山坡也变成了操场。”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校长冉红艳说。如今,这所学校有来自中国16个民族2000多名学生就读,学校的特色展室里陈列着孩子们关于两国友谊的摄影、手工、绘画作品。五年级学生马紫仪说:“老师会向我们讲述学校历史和赤道几内亚的情况,还有我们和赤道几内亚的友谊”。

  “我们十分骄傲地看到,在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栽下的友谊种子,正在开花结果。”奥比昂总统27日在同云南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的师生代表举行视频连线时这样感慨。活动上,身着苗、瑶、傣、哈尼族等民族服饰的孩子们为奥比昂总统唱起富有民族特色歌曲,气氛欢快而亲切。奥比昂总统说,希望将来可以参访这所以“友谊”命名的小学。

视频:心相近|元首外交的丰硕成果“正惠及两国人民”来源:新华社

  “人才就是未来。这方面我们同中国有深刻的共识,两国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卓有成效。”奥比昂总统在行前接受专访时表示。自1977年起,中国开始接收赤道几内亚留学生。为进一步深化两国教育合作、增进人民相互了解,两国在2015年4月关于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决定,中方“继续向赤道几内亚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两国“办好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2014年,赤道几内亚青年米拉格罗萨赴华求学。在位于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期间,她创办了一本名为《真实赤几》的杂志,用中文、英语和赤道几内亚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国家。2018年,奥比昂总统在赴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了解到这本杂志,对米拉格罗萨予以鼓励和支持。米拉格罗萨学成回国后,《真实赤几》杂志转型为媒体机构,得到赤道几内亚官方认证,上线了电子版并每日更新,内容也更为丰富,中国新闻比例大幅上升。

  “中国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在中国的所见所学改变了我的人生。”米拉格罗萨说,留学中国不但让她学到专业知识,更改变了思维方式。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令她印象深刻,“我希望帮助更多青年了解中国”。

5月17日,在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当地学生在孔子学院上中文课。

  2016年1月,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揭牌成立,像米拉格罗萨这样的青年多了亲近中国文化和到中国看一看的机会。

  21岁的大学生恩圭马回忆,小时候村子里来过中国人,向大家传授农业技术。“他们很友善,会教我说‘你好’‘再见’。”恩圭马说,从那时起,“一颗友谊的种子就播在了我心田里”。

  上大学后,恩圭马惊喜地发现学校里有孔子学院,便毫不犹豫报了名。他说:“我已经通过‘汉语桥’项目两次前往中国。中国对我来说代表着未来,毕业后我希望去中国深造,学习教育学。”

  中企承建的马拉博大学城将于2024年10月竣工交付,赤几国立大学的新校区就在其中。赤几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费尔南多·帕纳德斯·加西亚说:“我相信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会越来越宽,民众的心会靠得越来越近。”

  “像你们一样治病救人”

  “我长大后也要成为医生,像你们一样治病救人。”14岁的本哈明接受术后复查时,对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医生刘安文说。

  一个多月以前,本哈明因疝嵌顿疼得直不起腰,当时他正面临升学考试,父亲胡安心急如焚。听说中国医疗队医术精湛,胡安带着本哈明前往马拉博地区医院就诊。

  中国医生出诊不收费,但医院收取的20万中非法郎(约合人民币2391元)诊费成了一道坎,胡安只凑够了一半。得知这一情况,刘安文医生和他的中国同事以个人名义为本哈明支付医疗费,并为他实施腹腔镜手术。

  术后一天本哈明就出院了,几天后顺利通过升学考试。“中国医生太好了,我十分感激!”本哈明说。

5月16日,在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地区医院,中国医生同当地同事一起检测样本。

  马拉博地区医院技术院长雷诺兹·翁杜瓦·特里略表示,中国医生不仅治病救人,还将腹腔镜手术、静脉穿刺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

  麻醉科医生迪奥斯达达·巴塔帕说:“以前我们总感觉‘这个病人我治不了,得转诊,得转院’,但经过中国医生的培训,我和同事能独立处理的病案越来越多,我们更有信心去救治病人。”

  1971年以来,中方已向赤道几内亚派遣33批医疗队,共计600多人次。中国医疗队仁心仁术赢得赤道几内亚人民的信任和赞誉。2021年,奥比昂总统就中国医疗队派遣50周年视频致谢,向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2023年8月,在赤道几内亚中南省涅方市,中国援建的中国-赤道几内亚友好医院正式启用,有望大力改善当地医疗基础设施条件。奥比昂总统在28日的会谈中表示,中国援非医疗队、帮助修建的中赤几友好医院等重要项目,造福了当地人民,成为非中友好的象征。

2022年12月拍摄的中国-赤道几内亚友好医院。

  “我们国家建设正呈现出‘赤几特色’”

  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所在的比奥科岛西北部,伫立着一座弧形顶的银白色高大建筑,这是马拉博国际机场的新航站楼。走下飞机,不少游客会举起手机对着漂亮的航站楼拍照。

  这座中企承建的机场于2022年5月启用。“这座机场给了我们全新的视野,是我们的骄傲。”当地居民玛利亚说,旧机场很小,设施老旧,而新机场先进、美观,成为赤道几内亚的一张亮丽名片。

5月15日拍摄的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国际机场。

  “我们国家的不少基础设施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我们非常放心。”赤道几内亚国家项目规划和跟踪办公室主任亚历杭德罗·米查·恩苏埃说。赤道几内亚前总理奥巴马·阿苏埃说,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已在非洲实施了大量促进当地发展的项目,大批非洲民众有着切身体会。

  在大陆大区最大城市巴塔市北部的小餐厅里,50岁的老板翁多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冒着冷气的啤酒,送到顾客桌上。供电平稳、冰箱能正常使用,对于翁多来说曾是一种奢望,而如今已习以为常。翁多说,自己和许多居民都受益于吉布洛水电站的修建。

  在中南省,维勒河河水从吉布洛水电站大坝中迸出又落下,隆隆水声震耳欲聋。中企承建的吉布洛水电站是赤道几内亚目前装机量最大的水电站,支撑大陆大区90%的用电量,让“市区路灯点不亮、家家自备发电机”成为历史。2018年12月,在吉布洛水电站上游调节水库的竣工仪式上,奥比昂总统亲自为项目剪彩并为中方人员授勋,以表彰他们为项目建成及赤几发展所作贡献。

2023年6月拍摄的赤道几内亚吉布洛水电站大坝。

  28日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投资、经济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在中国的帮助下,我们国家建设正呈现出‘赤几特色’,就是把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亚历杭德罗·米查·恩苏埃说,同中国的合作让赤道几内亚和非洲有了团结振兴的希望和雄心。

5月19日,在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当地居民在中国企业承建的马拉博国家公园里散步。

  在2023年8月的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和“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3项务实举措,助力非洲一体化和现代化事业。

  “习近平主席的倡议是非洲解决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将为包括赤道几内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发展带来强大能量。”奥比昂总统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和非洲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当下,中非彼此都是对方的机遇。

  回望建交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国和赤道几内亚始终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面向未来,中国将同包括赤道几内亚在内的非洲国家携手前行,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王泽 吕诚成 陈杉 曾维 曾涛 曹嘉玥

  摄影:姚大伟 韩旭 董江辉

  剪辑:王沛

  编辑:乔继红 张远 韩梁 张代蕾 薛磊 马骁

【编辑:付子豪】
广大群众在生态保护中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在生态保护中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但无论是抗争,还是忍辱负重,都是在历史的悲剧中,所作的一种恰当的选择。

(责编:罗知之、高雷)。

(责任编辑:麦克鲍力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