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 06:15:04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刘天霖

参考消息网2024-06-08号报道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6日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有“环评报告造假入刑第一案”之称的“山东省青岛市林某鑫等4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

  案情显示,被告人林某鑫为谋取非法利益,指使被告人汪某在青岛注册成立两家公司。持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被告人靳某燕“挂靠”公司,但未实际参与具体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审核和签名。此后,林某鑫等人伪造签名,将加盖有公司印章的“环评报告资质页”出售给被告人谷某欢等人,谷某欢等人再加价出售给其他中介,用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书)。

  经查,上述公司通过环评信用平台公示登记环评项目资质1641次,生效的927份环境影响报告表(书)均被生态环境部门认定为虚假,其中25份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造成损失100余万元人民币。

  2023年3月,检察机关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对林某鑫等4人提起公诉,并建议法院判处4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对靳某燕判处缓刑。同年5月,法院作出判决,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及量刑建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负责人表示,2022年至2023年,多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检察机关将通过行刑衔接、一体化推进等联动机制,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此外,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5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说,人民法院坚持“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惩治与预防,对环评公司及其经营者、挂靠环评工程师、居间介绍人员等一并予以刑事处罚。

  他还说,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查清并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结合其犯罪情节判处罚金,提高违法犯罪成本,绝不允许犯罪分子从犯罪行为中获利。(完) 【编辑:刘欢】

凡注明“来源:头条新闻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更多新闻

组图|福建森林消防:以演促训 备战地震救援

免费破解涉黄软件下载2024-06-08

强观察丨就业“开门稳”,供需“两头旺”

中国体育生白袜Chinese2024-06-08

中国电影人“出海”多面开花

麻豆传煤官网app入口在线网站最新版2024-06-08

4399视频高清BD免费2024-06-08

求是网评论员:树立正确的民主观

加山夏子操B大全2024-06-08

矢志奉献精品力作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猫爪影像麻豆成人版2024-06-0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半月谈网

番茄小说app官方下载2024-06-08

石家庄:不负春光护新绿 精心管理惠民生

8x陪你一日三餐与你共同暴富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