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海内外专家齐聚辽宁锦州共话文化遗产传承

2024-06-11 00:17:01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中新网锦州6月10日电 (李晛)6月9日,一场聚焦文化遗产传承,探寻文明瑰宝的交流活动在辽宁省锦州市举行。海内外考古及文博领域专家就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领域发表真知灼见。

6月9日,“探寻文明瑰宝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在辽宁锦州举办。李晛摄

  “不管在中国,还是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地方,只有珍视过去的文明瑰宝,才能让我们的文化不断传承。”当天,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创意与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史蒂夫·布朗(Steve Brown)在“探寻文明瑰宝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上表示,澳中两国人民的交往和文化的交融由来已久,早在1897年,被命名为“龙”的舞龙从中国远渡重洋来到澳大利亚小镇巴拉瑞特,这条已经127岁的“龙”,见证了旅澳中国人数从3万余人到超过60余万人的增长。每个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以及每天发生在每个家庭里的故事、每个家庭的文化传承,对现代社会都意义重大。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丰琳(Marcella Festa)认为,考古学在加深人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跨越文化鸿沟以及教育未来一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学还能揭示有关历史和文化的刻板印象或误解,扮演着“挑战和重塑叙事”的角色。例如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工作就揭示了中原以外的丰富文明,证明了亚洲不同地区之间的密切关系。相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未来会有更多考古方面的突破性发现。

6月9日,“探寻文明瑰宝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在辽宁锦州举办。李晛摄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指出,中华文明本质上是多元一体的文明,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星斗一样璀璨,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多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在发展蔓延的过程中碰撞、汇合和交融,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文化与民族融合的大熔炉。辽宁文化折射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连续性,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创新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倡导共生并进、保合太和的和平性,是闪耀着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绝佳范例。

  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慧晏在致辞中指出,辽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拥有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与激荡人心的红色文化、激人奋进的工业文化一起,形成了交相辉映的多彩篇章。当前,辽宁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辽宁在“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定位引领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体旅全面协调发展,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欢迎海内外朋友到辽宁观光旅游,体验独具特色的文明之旅。

  中共锦州市委书记刘克武在致辞中表示,锦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是一片英雄红色热土。传承保护中华文化瑰宝,保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是锦州必须扛稳扛牢的政治责任,更是拥抱世界、连通山海、赓续情谊的桥梁纽带。希望同各方深化友谊、加强合作,共同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把锦州打造成为文明瑰宝、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

6月9日,“探寻文明瑰宝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新时代大讲堂在辽宁锦州举办。李晛摄

  会上,来自俄罗斯、匈牙利、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青年代表开展对话,为推动民心相通、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国日报社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锦州市委、锦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此前,国内外嘉宾还走进辽宁的“一宫三陵”、五女山山城、九门口水上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地,以及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医巫闾山、奉国寺等地参观交流。(完)

【编辑:刘欢】 新华通讯社出品

(责编:牛镛、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分享
  • 关注
返回顶部